青岛志贤中学第四届班主任论坛
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,班主任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的角色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,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,更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关键力量。
为进一步提高班主任核心素养,提炼和推广行之有效的学习小组建设经验,有效深入推进学校课堂改革工作,青岛志贤中学于2024年12月12日成功举办第四届班主任论坛,学校教学干部、班主任全员参会。
此次论坛聚焦于“加强学习小组建设,有效推进课堂改革”的主题,旨在通过交流分享,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。
本次论坛由邵纪华校长主持,邵校长强调了学习小组建设在学校课堂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作用,指出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校课堂改革的成效。他鼓励大家集思广益,相互学习,共同进步,以期在论坛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。
论坛上,高一级部的王珊、张翔、褚萃萍老师以及高二级部的崔宁、张硕、尚培培老师作为班主任代表进行了发言。他们围绕论坛主题,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班级建设思路进行了分享,介绍了各自的经验,也提出了在课改推进过程和班级管理中的困惑和反思,提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。
101班班主任王珊老师分享了班级通过均衡实力的小组竞争机制,每日积分比拼和挑战书活动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;同时,通过每周小组会议和师徒结对制度,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。在班级凝聚力建设方面,王珊老师也采取了学生自主管理、定期交流会等多种策略,有效提升了班级的整体凝聚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。
104班班主任张翔老师分享了小组分工协作的具体做法。他强调,将权力下放给学生,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领导力,是小组建设的重要一环。另外,还详细介绍了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如上课讨论、学生讲题、学科小老师等,这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,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。
105班班主任褚萃萍老师先从班级建设的视角出发,分享了如何逐步建立班级文化,服务于课改。她认为,班级建设需经历立规矩——了解学生情况——形成班级文化三个阶段。在小组建设中,她特别强调了规则制定、学科带头人培养的重要性,这些措施为班级营造了积极的小组学习氛围。
201班班主任崔宁老师分享了其“深耕小组合作,创建高效课堂”的实践与成果,她通过班会动员明确小组合作的重要性,强化“我的小组”团队意识,设置组长引领早读及组间互助等策略,并利用量化积分奖惩机制激发积极性。目前,班级已展现出学生学科互补、午自习互助等积极成效。
204班班主任尚培培老师则探索了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路径。她详细介绍了分组方法、组内合作分工、积分捆绑管理等策略,这些创新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,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。尚培培老师的分享,让我们看到了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无限可能。
207班班主任张硕老师分享了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法,强调科学分组与互补平衡原则,注重小组磨合与合作学习乐趣。通过分工提升责任感,制定规则与奖励机制,设计个性化学习任务,引导监督学习过程,关注个体参与度,采用捆绑式评价。数学帮学实践效果显著,提升了学习积极性,促进了班级深度交流。
激励与惩戒的艺术
在论坛的最后阶段,吴英杰校长对六位班主任的发言进行了充分肯定,并围绕教育教学中的“激励”与“惩戒”,与全体班主任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他首先阐述了激励的本质,即满足个人心理或生理需求所带来的愉悦感,并指出正向行为与愉悦刺激相结合能促使行为增多。在此基础上,吴校长提出了八项激励原则,并列举了工作激励法、情感激励法和成就激励法等多种激励形式。同时,他也强调了激励过程中需注意坦诚、具体化和及时性,并避免奖励过于频繁、过多使用物质奖励等。
在谈及惩戒时,吴校长明确了惩罚的定义,并介绍了生理性、物质性和精神性三种惩戒种类。他强调了惩戒应遵循慎罚、指向过错、及时与坚定、一视同仁和保持关爱等原则,同时分析了无效惩罚的原因。
最后,吴校长指出,激励与惩戒在班级管理、品格培养和日常教学中均可实施,应宽严相济,以激励为主,惩罚为辅,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,为班主任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指导。
班主任论坛不仅是学校一年一度的教育智慧交流盛会,更是全体班主任聚焦班级管理艺术、共享育人策略的重要平台。通过此次论坛,全体班主任深受鼓舞,决心以此为新起点,不断更新教育观念,拓宽教育视野,丰富教育手段。让我们携手并进,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,继续以爱为舟,以智慧为帆,共同书写更多关于成长、关于梦想、关于希望的美好篇章!